热文:全省乡村文化振兴“百千万”工程表彰 暨现场推进会在达举行


(相关资料图)

本报讯(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彭小懿 孙伟)2月21日,全省乡村文化振兴“百千万”工程表彰暨现场推进会在宣汉县举行。会议对“百千万”工程再动员、再部署,公布了120个四川2022年“乡村文化振兴省级样板村镇”名单,其中,宣汉县白马镇毕城村、大竹县石河镇、大竹县庙坝镇、达川区石桥镇、东部经开区安仁乡等7个村镇获得命名。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直机关工委书记陈文胜出席会议并讲话。

陈文胜介绍,近年来,达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坚定乡村“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以实施乡村文化振兴“百千万”工程为抓手,大力提振乡村“精气神”。目前,建成省级样板村镇12个、市级93个、县级422个。

陈文胜表示,达州实施优化达标工程,按照补短板、保基本、重均衡、提品质、增效能、强特色的工作思路,整合现有资源,加强规划建设,着力打造面上覆盖、线上贯通、点上支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强文化供给,实施提质增效工程,积极探索文化服务新路径,用文化传递温情,以文化凝聚力量,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最后一公里”延伸;厚植文化根脉,实施乡村记忆工程,发挥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加强保护传承、挖掘阐发,使文化在乡村振兴中彰显永恒魅力、展现当代价值;实施乡风培育工程,注重以文培元,以文铸魂,不断提高群众素质、提升文明素养,增强乡村振兴的动力和活力;实施以文兴业工程,充分发挥文化在促进产业融合、拓宽产业边界、提升产业价值等的首位作用,延伸“文化+”产业模式,提高乡村热度,赋能乡村振兴;实施质效提升工程,发挥宣传部门牵头抓总作用,完善工作机制和考核管理办法,不断提升建设质效。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统揽,进一步总结经验、探索路径、创新模式,持续深化样板村镇建设,全面激发乡村文化活力。

会前,参会人员前往宣汉县渡口土家族乡、白马镇毕城村省级样板村镇了解建设情况,还走进渡口土家族乡常乐社区,参观乡村文化振兴样板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