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音乐节虚假宣传导致损失怎么办?省消协:应无条件退款、赔偿

近几个月来,全国多地举办演唱会和音乐节,相关消费维权消息也随之增加。

登封嵩山音乐节在开票后出现了随意更换演出阵容、更换演出时间等问题,被消费者认为是“虚假宣传”,此外,还有随意“跳票”,消费者要求退票遭拒等问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记者将问题反映给了该活动的主办方登封天地之中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工作人员称他们只是提供了一个场地,然后给了邻妹妹一个联系方式,并称其为嵩山国际音乐节负责人,邻妹妹联系后,对方称:“我不是负责人,你找主办方去吧”。

随后,邻妹妹联系登封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对方称主办方确实是登封天地之中文化旅游集团。

据了解,近日,中消协发布了《2023年“618”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报告中点名“嵩山音乐节退票”事件,并表示近期收集到的有关“票务演出”的负面信息多达100多万条。

7月11日,大河报·豫视频记者联系到了河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该中心投诉部主任丁中伟在接受采访时针对在“票务演出”中出现的各种消费维权问题进行了回答。

1.记者:主办方和票务平台拒绝退票是否是不合理的“霸王条款”?

河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六条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义务。经营者和消费者有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但双方的约定不得违背法律、法规的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恪守社会公德,诚信经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得设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不得强制交易。

该案例中,如果在销售页面,平台方已经事先明确标注这个票是不退不改的,而且消费者在购买时候已经充分了解相关的政策,那么这种情况下平台是可以拒绝退票的。假如经营者没有在明确显著的位置提示消费者,或者说这个规定在模糊的或者隐藏在它的复杂条款当中的话,消费者购票以后,再告知消费者这个票不能退,这就应当属于霸王条款。

2.记者:如果主办方在开票后存在随意更换演出阵容、演出时间等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河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如果主办方在开票后存在随意更换演出阵容、演出时间等问题,属于主办方单方面违约,经营者应当无条件向消费者退款并赔偿消费者因此产生的如差旅、住宿费等损失。

3.记者:主办方和票务平台应该如何做去优化消费者的消费体验?

河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相关平台、企业制定服务条款时,应该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思考如何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和提高消费者的体验,而不仅仅是眼里只有企业自身的利益。建议参照飞机票、火车票退换规则重新拟定更公平、合理的退、换票条款,顺应市场需求。建立合理的退改签制度,比如提前购票,在一定时间内可以自由退换,越临近演唱会开始,退票扣除的手续费越高,临近举办演唱会时不能退票。这样不仅可以保护经营者的商业利益,减轻消费者的购票风险,还能让观演资源更好地被利用起来。

如果企业仅仅是在口号上喊着要“优化消费体验,让消费者满意”,但推出的条款却是冷冰冰的,不够人性化,执行也是简单粗暴,这样不但不能使企业服务和产品的质量得到提升,更赢不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4.记者:在这一过程中,消费者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河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建议消费者在进行网络购票时要选择正规的售票平台,尽量选择活动主办方官方购票渠道购买,不要轻信不明链接或第三方购票渠道;在购票时一定要仔细阅读购票须知,尤其是门票的具体信息、是否为预售票以及退换票规定等重要信息,在购票后,应保留好购票时的相关证据,一旦遇到订单异常问题,及时与票务平台或相关部门联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